【2022 MOST】National Key R&D Program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Key Project 2022 Joint R&D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
Dear Colleagues,

May I bring to your attention that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2022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operation" Key Project 2022 Joint R&D and Demonstration Project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open.  As required, all the research applications should be submitted in Chinese.

To facilitate your submission of proposals, please find attached here with some supporting documents for your reference:

 附件1: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pdf

 附件2:“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pdf

 附件3:“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形式审查条件要求.pdf

 附件4:UIC政府类基金项目校内签字表.doc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的总体部署,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相关要求,现将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2年度联合研发与示范项目申报指南予以发布。请根据指南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组织申报工作流程
1. 申报单位根据指南支持方向的研究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项目不设任务(或课题)。项目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项目申报单位推荐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
2. 聚焦指南任务,整合优势创新团队,集中力量,联合攻关。鼓励有能力的女性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领衔担纲承担任务,并积极吸纳女性科研人员参与项目攻关。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评审采取填写预申报书、正式申报书两步进行,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项目申报单位根据指南相关申报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http://service.most.gov.cn填写并提交3000字左右的项目预申报书,详细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说明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并附指南要求的有关附件。从指南发布日到预申报书受理截止日不少于50天。
——项目申报单位应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明确协议签署时间;项目申报单位和项目负责人须签署诚信承诺书,项目申报单位及所有参与单位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对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杜绝夸大不实,甚至弄虚作假。

二、申报资格要求
1. 申报单位同一个项目只能通过单个推荐单位申报,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负责人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196211日以后出生,每年用于项目的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3. 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不得申报项目。
4. 项目负责人限申报1个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项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和项目骨干只能主持或参与1项本专项项目。
项目负责人、项目骨干的申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和项目骨干退出项目研发团队后,在原项目执行期内原则上不得牵头或参与申报新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包括延期后的执行期)到20221231日之前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国拨经费不超过400万元的项目不在限项范围内。
5. 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或本年度项目指南编制的专家,原则上不能申报该重点专项项目。
6.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重点专项的项目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材料,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双方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材料,并作为项目申报材料一并报送。
7. 申报项目受理后,原则上不能更改申报单位和负责人。
8. 项目合作内容和方式应符合我国及各合作机构所在国家(地区、国际组织)有关法律法规和科研伦理相关规定。凡开展须事先审查报批的合作活动,例如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等,申报单位必须事先依法依规履行国内有关审查报批手续。所有必需的手续完备后,项目才可正式立项。合作各方对未来知识产权归属和成果转化收益归属有明确约定或意向性约定,且符合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知识产权归属和成果转化收益的有关条款(须附知识产权协议或意向性协议、备忘录、证明信或在中外合作协议中明确知识产权相关条款)。
9. 中方单位务必与外方合作机构和人员明确以下几项要求:外方项目牵头人不得就同一研究方向和技术路线与国内不同单位合作多头参与申报。已作为受聘于内地的外籍科学家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的,不得再作为外方人员参与申报。其作为外方项目牵头人申报项目和参与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
10. 项目的具体申报要求,详见项目的申报指南。

三、具体申报方式

本次申报为预申报。申报项目通过首轮评审后,进入答辩评审环节的申报项目,再按要求填报正式申报书,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具体时间和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1.我校意向申报受理:2022年7月13日-2022年8月8日16:00

A. 请有意项申报该项目的老师填写附件《UIC 政府类基金项目校内签字表》,并于202288日前发送纸质版、电子版至 Film <filmxywang@uic.edu.cn >

B. 请在202288日前将您的信息发送到 filmxywang@uic.edu.cn 以便申请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账号,申报人在取得账号后,进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按照要求填写即可。开通账号需要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国别、出生日期、职 务、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电子邮箱、项目名称(申报人为大陆籍请提供身份证号码、港澳台地区和外籍则提供护照号码)。

2.  我校预申报受理时间为2022年7月13日-2022年8月19日16:00

3.  联系人:

A. 技术咨询电话及邮箱:010-58882999(中继线),program@istic.ac.cn

B.  业务咨询电话及邮箱: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010-68598075sisticp@cstec.org.cn

C.  我校联系人:Film WANG <8724,  filmxywang@uic.edu.cn>


Last Updated:2022-07-14